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O₂, MS)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成为光催化载体的选择。然而,纯SiO₂的宽带隙导致其仅能吸收紫外光,且光生载流子易复合,严重限制了其光催化效率。通过结合掺杂改性与异质结构建,实现了对介孔SiO₂光吸收范围、载流子分离效率及表面反应活性的协同调控。
掺杂对介孔SiO₂能带结构的影响
1.金属离子掺杂
原理:金属离子掺杂可以在SiO₂的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从而缩小带隙,增强可见光吸收能力。例如,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如Fe³⁺、Cu²⁺)或稀土金属离子(如Nd³⁺)可以改变SiO₂的电子结构。
2.非金属元素掺杂
原理:非金属元素(如C、N、S)的掺杂也可以通过引入杂质能级来缩小带隙。例如,碳元素掺杂在TiO₂中,由于其2p空轨道,产生了一个新的能带Ec₂,该能带位于TiO₂价带(VB)之上。
异质结构建对介孔SiO₂能带结构的影响
1.异质结构的形成
原理:通过构建异质结构,可以优化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路径,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异质结构的形成可以通过将SiO₂与其他半导体材料(如TiO₂、CeO₂)复合来实现。
2.协同效应
原理:掺杂与异质结构建的协同效应可以进一步优化介孔SiO₂的能带结构。例如,通过在SiO₂中掺杂金属离子并构建异质结构,可以同时实现带隙的缩小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性能的提升
1.光吸收能力的增强
通过掺杂和异质结构建,介孔SiO₂的带隙缩小,可见光吸收能力增强。
2.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提高
异质结构的形成可以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例如,通过构建Z型异质结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率降低。
3.催化活性的提升
掺杂和异质结构建的协同效应提高了介孔SiO₂的光催化活性。例如,Er³⁺掺杂的SiO₂/CeO₂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实验中表现出降解效率。
通过掺杂和异质结构建的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定制介孔SiO₂的能带结构,提高其光催化性能。金属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的掺杂可以缩小带隙,增强可见光吸收能力;异质结构的形成可以优化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与迁移路径。这些改性策略不仅提高了介孔SiO₂的光吸收能力,还提升了光催化活性,使其在环境治理和能源转换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