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活性检测标记物 荧光素标记脂质体的作用机制
瑞禧生物2025-08-15   作者:ZJ   来源:
字号大小:

产品介绍:

脂质体负载FITC(异硫氰酸荧光素)是一种结合脂质体载体与荧光标记的纳米制剂。其结构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内部包裹FITC荧光染料,赋予其绿色荧光特性(激发波长490-495 nm,发射波长520-530 nm)。FITC通过共价键或物理吸附与脂质体结合,确保荧光稳定性。该制剂粒径均一(50-200 nm),分散系数(PDI<0.2,表面电位(-20-40 mV)可减少非特异性吸附。

 

作用机制

 

荧光标记机制:FITC的异硫氰酸基团(-N=C=S)与脂质体表面磷脂的伯胺(-NH2)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稳定的硫脲键(-NH-C(=S)-N-),使FITC共价结合于脂质体表面。该反应在碱性条件(pH 8.5-9.5)下效率最高,通常采用0.1 M碳酸钠缓冲液作为反应体系。

 

细胞摄取机制:脂质体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其中阳离子脂质体(带正电)可与细胞膜表面的负电性磷脂(如磷脂酰丝氨酸)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增强吸附,促进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中性脂质体则主要依赖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后,脂质体在内涵体酸性环境(pH 5.0-6.0)中发生相变,释放包裹药物至细胞质。

 

荧光示踪机制:FITC分子吸收494 nm蓝光后,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单线态,随后通过非辐射跃迁至激发三线态,最终以520 nm绿光形式返回基态。该荧光信号可被荧光显微镜的GFP通道(Ex 488 nm/Em 509 nm)或流式细胞仪的FL1通道(530±15 nm)检测,实现脂质体的动态追踪。

 

中文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质体
英文名:FITC-Liposome
别称:绿色荧光脂质体、FITC荧光修饰脂质体、荧光素标记脂质体
外观:固体粉末或澄清液体
溶解度:可溶于生理盐水、PBS缓冲液

纯度:95%+

保存方式:4℃,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

细胞活性检测标记物 荧光素标记脂质体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聚合物、纳米材料、PEG衍生物、环糊精、量子点、小分子材料和二亲嵌段共聚物等,还可供应冠醚类产品,大环醚类有机化合物,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杯吡咯,紫晶类(4,4-联吡啶阳离子盐)衍生物,环状或笼状化合物,环碳,环碳氧化物和索烃和轮烷等大环化合物。

 

相关产品:

FITC-PEG-Estrogen,异硫氰基荧光素-聚乙二醇-雌激素

FITC-PEG-Progestrone,异硫氰基荧光素-聚乙二醇-孕酮

FITC-PEG-DTPA,异硫氰基荧光素-聚乙二醇-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TPP-FITC-Mn3O4,三苯基膦-异硫氰基荧光素-四氧化三锰

SH-PEG-TK-FITC,巯基-聚乙二醇-酮缩硫醇-异硫氰酸荧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