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硅(MSNs)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可调的孔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催化、化合物递送、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对其进行纳米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纳米结构设计
孔径调控:通过选择不同的模板剂和合成条件,可以准确调控介孔二氧化硅的孔径大小。例如,使用长链烷基季铵盐作为模板剂,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孔径也会相应增大。合适的孔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如在化合物递送中,较大的孔径有利于负载大分子化合物,而较小的孔径则可用于负载小分子化合物并实现缓释。
图:介孔二氧化硅
孔道结构设计:介孔二氧化硅的孔道结构多样,包括二维六方、三维立方和蠕虫状等。不同的孔道结构对物质的传输和扩散有影响。二维六方孔道结构具有高度有序性,有利于物质的定向传输;三维立方孔道结构则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途径,有助于提高物质的传输效率。通过准确设计孔道结构,可以优化介孔二氧化硅在催化和分离等领域的性能。
图:介孔二氧化硅
形貌控制: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可以控制为球形、棒状、片状等。球形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适合用于化合物递送和生物成像;棒状介孔二氧化硅在某些催化反应中具有优势,因为其长径比可以影响反应物的吸附和扩散。通过调节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可以实现对介孔二氧化硅形貌的准确控制。
适合细胞成像的红色荧光 PS 微球的粒径选择2025-05-14
氨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在生物检测中与生物分子的结合 2025-05-14
18:1 TAP (DOTAP) 的性能特点 2025-05-14
16:0 Lyso-PC-二氢卟吩E6 靶向性的实现 2025-05-14
16:0 DGS CAS:108032-13-9 在不同 pH 值下的稳定性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