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号:26222-40-2 聚(4-乙烯吡啶-co-苯乙烯)的合成
瑞禧生物2024-12-17   作者:lkr   来源:
字号大小:

中文名称: 聚(4-乙烯吡啶-co-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4-vinylpyridine-co-styrene) powder

别称:Poly(4-vinylpyridine-co-styrene)

CAS号:26222-40-2

外观:粉末

纯度:95%

溶解性:有机溶剂

保存方式: 干燥、阴凉、通风

保质期限:一年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聚(4-乙烯吡啶-co-苯乙烯)

产品介绍: 聚(4-乙烯吡啶-co-苯乙烯)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便于用作添加剂或涂层材料。它还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和对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聚(4-乙烯吡啶-co-苯乙烯)的制备方法一般是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将4-乙烯吡啶和苯乙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反应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暴露于高温或火源下,以免发生分解或燃烧。应注意避免吸入粉尘,避免皮肤接触,并妥善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合成:将4-乙烯吡啶和苯乙烯按一定比例混合。比例取决于所需的共聚物组成。加入适量的引发剂,如BPO,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一定温度(如60-80°C)。引发剂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在恒定温度下搅拌反应混合物数小时,直至聚合反应完成。聚合反应过程中,自由基会交替地引发4-乙烯吡啶和苯乙烯单体聚合,形成共聚物。当达到预定的聚合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反应混合物。可以通过加入终止剂(如氢醌)来终止聚合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冷的溶剂中(如甲醇),使共聚物沉淀。过滤并洗涤沉淀物,以去除未反应的单体和杂质。将共聚物干燥至恒重。使用核磁共振(NMR)、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和分子量。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