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化上转换纳米粒子(808激发,蓝紫光365nm)的应用
瑞禧生物2025-03-20   作者:lkr   来源:
字号大小:

产品介绍:其核心是上转换发光材料,通常以稀土元素(如镱、铥、铒等)掺杂的氟化物(如氟化钇钠 NaYF₄)等作为基质。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其能够在 808nm 的近红外光激发下,将低能量的近红外光转换为高能量的蓝紫光(365nm)发射,这种上转换发光现象违背了经典的斯托克斯定律,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光学性质。表面修饰有氨基,通过化学反应将氨基连接到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氨基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纳米粒子的水溶性,还能使其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易于与其他生物分子或化学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方便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化修饰。

 

中文名称:氨基化上转换纳米粒子(808激发,蓝紫光365nm)

英文名称:NH2 UCNPs (808 nm Excitation, Blue-Violet Light Emission at 365 nm)

别称:氨基修饰上转换纳米粒子(808激发,蓝紫光发射)

产品规格:2mg/ml

外观:清澈透明的胶体溶液

纯度:95%+

溶解性:溶于有机溶剂

保存方式:冷藏

保质期限:一年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

 氨基化上转换纳米粒子

应用:

细胞成像:由于其光学特性,在近红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射蓝紫光,可用于对细胞进行标记和成像。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对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研究细胞的分裂、Apoptosis 、内吞作用等过程,通过纳米粒子的荧光信号追踪和观察细胞的动态变化。

组织成像:在生物组织中,近红外光的穿透深度较大,808nm 的激发光可以深入组织内部,使纳米粒子在深层组织中也能被激发产生蓝紫光荧光,从而实现对深层组织的成像。

活体成像:在活体动物实验中,氨基化上转换纳米粒子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引入到动物体内,然后利用其荧光特性对动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和疾病发展进行实时监测和成像。

蛋白质检测:氨基的存在使得纳米粒子表面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与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将纳米粒子与特定的抗体或适配体结合,构建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当目标蛋白质存在时,会与纳米粒子上的抗体或适配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纳米粒子的荧光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检测。

核酸检测:同理,也可以用于核酸的检测。将纳米粒子与核酸探针结合,当纳米粒子与目标核酸序列发生杂交时,荧光信号会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对核酸的检测。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基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等等。

 

相关产品:

UCNPS-NHz,氨基功能化上转换纳米颗粒

COOH-NaYF4:Yb,Er@NaYF4,羧基-核壳结构的氟化钇钠掺杂镱铒上壳层氟化钇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