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PVC 纳米颗粒是由聚氯乙烯分子组成的微小颗粒。聚氯乙烯分子是由氯乙烯单体(CH₂=CHCl)通过聚合反应形成的长链状聚合物,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氯原子。纳米颗粒的形成使得 PVC 具有了纳米材料的一些特性,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尺寸带来了较大的比表面积,这使得 PVC 纳米颗粒在吸附、催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吸附应用中,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用于吸附重金属等。
悬浮聚合法:
原料准备:主要原料是氯乙烯单体,还需要悬浮剂(如聚乙烯醇)、引发剂(如偶氮二异丁腈)和水。悬浮剂用于将氯乙烯单体悬浮在水相中,防止其团聚。
反应过程:将悬浮剂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氯乙烯单体,通过搅拌形成悬浮体系。加入引发剂后,在一定的温度(如 50-80℃)下引发聚合反应。在悬浮聚合过程中,氯乙烯单体在悬浮的液滴内进行聚合,形成 PVC 颗粒。反应时间可能需要 4-8 小时。
后处理:反应结束后,通过过滤、洗涤和干燥等步骤得到 PVC 纳米颗粒。需要注意的是,悬浮聚合法得到的颗粒尺寸可能相对较大,要得到纳米级别的颗粒,需要对反应条件(如搅拌速度、悬浮剂用量等)进行精细控制。
中文名称:聚氯乙烯纳米颗粒 120nm
英文名称:PVC Nanoparticles 120nm
别称:PVC纳米颗粒 120nm
外观:白色或略带微黄的颗粒状
纯度:95%+
溶解性:四氢呋喃、环己酮
保存方式:-20℃以下,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PVC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