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简称 CQDs),又称碳点,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碳量子点是一类尺寸通常小于 10 nm 的零维碳纳米材料,具有准球形结构,由 sp² 和 sp³ 杂化的碳组成,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等。其核心是由碳原子组成的类似石墨的晶格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表面的官能团赋予了碳量子点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能够在不同的溶剂和生物体系中稳定存在。
(一)表面活性位点
碳量子点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如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₂)等。这些官能团不仅赋予了碳量子点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还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能够与底物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通过电子转移、酸碱催化等方式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表现出催化活性。
(二)量子尺寸效应
碳量子点的尺寸通常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之间,处于量子尺寸范围。由于量子尺寸效应,碳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与体相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过程中,量子尺寸效应使得碳量子点的电子云分布更加离散,电子的迁移和转移更加容易,从而增强了其与底物分子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活性。此外,量子尺寸效应还可能导致碳量子点的能级结构发生变化,使其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光生载流子,进而引发光催化反应。
(三)共轭结构与电子离域
碳量子点具有一定程度的共轭结构,这种共轭结构使得电子能够在整个碳量子点表面离域。共轭结构和电子离域特性赋予了碳量子点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有利于在催化反应中实现电子的快速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碳量子点可以作为电子传递体,将电子从还原剂传递给氧化剂,促进反应的进行。同时,共轭结构还可以通过 π-π 相互作用与含有共轭体系的底物分子结合,增强底物与碳量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反应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