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纳米载体(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子)制备方法
瑞禧生物2024-12-18   作者:ZJ   来源:
字号大小:

脂质体: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封闭囊泡结构。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中会自发地形成双层结构,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这种结构类似于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脂质体的大小可以在几十纳米到几微米之间,通常呈球形或椭圆形。其内部可以包裹水溶性化合物、生物活性分子或其他物质,而其双层膜中则可以容纳脂溶性化合物。

脂质体


溶剂注入法:将膜材分散在乙醇或乙醚中,再将溶液注入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挥尽溶剂后再匀化或超声得到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将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后,减压除去溶剂,使脂质在容器壁上形成薄膜,再加入含有水溶性化合物的缓冲溶液,充分振摇后得到脂质体。

逆向蒸发法:将膜材的有机溶液与化合物水溶液超声形成 W/O 型乳液,再减压蒸发得到脂质体。


聚合物纳米粒子通常由高分子聚合物组成,其尺寸一般在 10 纳米至几百纳米之间。这些纳米粒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如球形、棒状、片状等,但以球形最为常见。聚合物纳米粒子的结构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实心纳米粒子由聚合物材料紧密堆积而成,内部可以包裹化合物、生物活性分子或其他功能性物质。空心纳米粒子则具有一个内部空腔,可以容纳更多的负载物,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壳层的厚度和孔隙率来控制负载物的释放速率。

具有水分散性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


图:具有水分散性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

纳米沉淀法:将高聚物溶解于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中,再将脂溶性化合物或者其他需要包载的有机物溶于其中,然后将该混合物加入水或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并剧烈搅拌,当高聚物接触到水时立刻成核,并且沉积生长直到纳米粒子稳定性足够。

乳化法:将高聚物以及酯溶性化合物溶解到挥发性的与水不相溶的有机相如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或者其它溶剂中,并将其作为油相分散到外水相中,再利用超声乳化形成纳米结构的水包油小液滴,最后通过旋蒸去除有机相,从而获得载脂溶性化合物的高分子胶束纳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