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原理性质特点及合成方法
瑞禧生物2025-05-21   作者:wff   来源:
字号大小:

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吸收低能量的光子并将其合并成一个高能量的光子,产生可见光或近红外光的发射。

上转换纳米颗粒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原理:

1.激发态吸收(Excited State Absorption, ESA):稀土离子首先吸收一个低能量光子,从基态跃迁到一个中间激发态。然后,如果中间激发态的离子再吸收一个低能量光子,它将进一步跃迁到一个更高的激发态。

2.能量转移上转换(Energy Transfer Upconversion, ETU):在这种机制中,一个敏化剂离子首先吸收一个低能量光子并被激发。随后,它通过非辐射方式将其能量转移给一个激活剂离子,使其跃迁到中间激发态。然后,激活剂离子可以进一步通过ESA或其他ETU过程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

3.光子雪崩(Photon Avalanche, PA):当激活剂离子的中间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级差与泵浦光子的能量相匹配时,处于中间激发态的离子会迅速吸收泵浦光子并跃迁到更高的激发态。这个过程会导致中间激发态的离子数量急剧增加,从而产生一个类似于雪崩的效应。

4.协同能量转移(Cooperative Energy Transfer, CET):在这种机制中,两个敏化剂离子同时将其能量转移给一个激活剂离子,使其直接跃迁到较高的激发态。

5.能量迁移上转换(Energy Migration-Mediated Upconversion, EMU):在这种机制中,能量从一个离子迁移到另一个离子,直到达到一个可以发射高能量光子的离子。

 

上转换纳米颗粒性质特点:

1.上转换发光性质:上转换纳米颗粒能够吸收两个或两个以上低能量光子,并发射出一个高能量光子,实现光的能量上转换。

2.光学性质:以β-NaYF4为基底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具有结构稳定性和低非辐射退激发损失,使其成为上转换材料的理想选择。

3.掺杂稀土元素离子:如Er3+和Yb3+等稀土元素离子在上转换发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Yb3+吸收近红外光并将能量传递给Er3+,激发Er3+的能级,从而产生可见光或红外光的上转换发光。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但通常涉及稀土元素的掺杂和氧化物或氟化物等基质的制备。具体的原料选择、反应条件和反应步骤可能因具体的UCNPs类型而异。例如,一种常见的合成方法是共沉淀法,它涉及将稀土元素和基质材料的前驱体溶液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沉淀。

上转换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