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94 靶向的 DSPE-PEG 纳米粒在近红外光声成像中的对比度增强研究​
瑞禧生物2025-05-22   作者:lkr   来源:
字号大小:

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 PAI)因结合了光学成像高对比度与超声成像深穿透性的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近红外光声成像,其使用的近红外光在生物组织中具有较低的散射和吸收,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组织成像,为疾病诊断和Treatment 监测提供了有力手段。

DSPE-PEG-SP94结构式 

图为:DSPE-PEG-SP94结构式

 

SP94 是一种对liver cancer 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Glypican-3)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的靶向肽。将 SP94 与 DSPE-PEG(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纳米粒相结合,构建出的 SP94 靶向的 DSPE-PEG 纳米粒,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价值。DSPE-PEG 纳米粒本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PEG 链的存在可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减少被免疫系统清除的几率。而 SP94 赋予了纳米粒准确靶向liver cancer 细胞的能力。

DSPE-PEG-SP94结构式 

图为:DSPE-PEG-SP94结构式

在近红外光声成像中,这种靶向纳米粒能够增强成像对比度。当近红外激光照射生物组织时,组织吸收光能并转化为热能,进而产生热弹性膨胀,激发光声信号。普通组织与tumor组织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存在差异,tumor组织由于代谢旺盛等特点,通常具有更高的光吸收系数。而 SP94 靶向的 DSPE-PEG 纳米粒可特异性地富集于liver cancer 细胞处,进一步提升了tumor部位对近红外光的吸收。一方面,纳米粒中的 DSPE 部分可作为光吸收增强单元,增加局部光吸收量;另一方面,SP94 引导纳米粒准确定位,使得tumor区域的光吸收更加集中。相较于未修饰的纳米粒或无靶向的成像方式,这种靶向纳米粒在tumor部位产生的光声信号更强,与周围正常组织形成更鲜明的对比,从而更清晰地勾勒出tumor的边界、形态以及内部结构,有助于早期liver cancer 的准确诊断与病情监测,为后续的个性化Treatment 方案制定提供关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