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红色荧光上转换纳米粒子荧光效率的提高方法
瑞禧生物2025-05-23   作者:wff   来源:
字号大小:

产品介绍:水溶性红色荧光上转换纳米粒子是一类新型的纳米材料,通过上转换机制能够将近红外光转化为可见光,特别是在红色区域(620-750 nm)发出强烈的荧光。通常,采用稀土金属离子如铕(Eu)或银(Er)掺杂的氟化物(如NaYF4)作为基底,以实现具有效果的能量转化。

这类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包括高荧光量子产率、长寿命荧光和较低的自吸收效应,使其在生物成像、传感和光电设备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此外,水溶性特性使其能够在生物体内安全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物相容性。

通过表面修饰,如羧基化或聚合物包覆,这些纳米粒子不仅增强了稳定性,还可以实现靶向性化合物传递和细胞标记。总之,水溶性红色荧光上转换纳米粒子是兼具功能性和应用潜力的优良光学材料,推动了生物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发展。

 

方法:

1. 优化掺杂浓度:选择合适的稀土金属掺杂浓度(如铕或铒),可以降低能量转移的损失,同时提高上转换效率。过高的掺杂浓度可能导致自吸收和浓度淬灭,因此需要优化。

2. 改进纳米粒子结构:采用核-壳结构的设计,优化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和形貌,以提高光吸收和发光性能。壳层材料可使用具有良好光学特性和相容性的材料,如氟化物。

3. 表面修饰:通过表面改性引入增强荧光的官能团(如羧基或胺基)来改善水溶性,从而减少粒子间的聚集,进而提高发光效率。

4. 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在实验中选择激发波长,以确保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吸收并实现上转换。同时,优化激发光源的功率也可以提高荧光信号。

5. 使用能量转移材料:引入额外的能量转移材料(如某些有机染料或半导体量子点),以增强能量转移过程,提高最终的荧光输出。

6. 控制合成条件:在合成过程中,优化反应温度、时间和前驱体浓度,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纳米粒子,进而提高荧光效率。

 

中文名称:水溶性红色荧光上转换纳米粒子

英文名称:Water soluble Upconverting Nanoparticle, Red fluorescence

产品规格:mg

外观:固体

纯度:95%

溶解性: 可溶于水

保存方式:-20℃避光干燥保存

保质期限:1年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水溶性红色荧光上转换纳米粒子

上转换纳米粒子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的产品种类包括有:合成磷脂、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及纳米金棒、近红外荧光染料、活性荧光染料、荧光标记的葡聚糖BSA和链霉亲和素、蛋白交联剂、小分子PEG衍生物、点击化学产品、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衍生物、大环配体类、荧光量子点、透明质酸衍生物、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二氧化硅及介孔二影产品,荧光蛋白及荧光探针等等。

 

相关产品:

PAA-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聚丙烯酸包裹上转换纳米颗粒

β-NaYF4上转换纳米颗粒

Nd@NaYF4上转换纳米粒子

Er@NaYF4:Yb上转换纳米粒子

Water-soluble NaYF4:Yb/Tm UCNPs,水溶NaYF4:Yb/Tm上转换纳米颗粒

Aminated NaYF4:Yb,Er UCNPs,氨基化NaYF4: Yb, Er上转换纳米颗粒

文章出自:西安瑞禧生物 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