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碲化钼(MoTe₂)的晶体结构、电子特性及相变机制研究
瑞禧生物2025-07-04   作者:wff   来源:
字号大小:

MoTe₂的晶体结构由Mo原子层夹在两层Te原子之间形成“三明治”结构,层内通过强共价键结合,层间通过弱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这种层状结构赋予MoTe₂良好的机械柔韧性与可剥离性,使其成为二维材料研究的热点。MoTe₂存在多种晶相(如2H半导体相、1T'金属相及Td拓扑相),不同相之间的能量差极小,为通过外部刺激(如温度、应变、电场)实现相变调控提供了可能。

二维碲化钼

晶体结构与电子特性

1 晶体结构

2H相:六方晶系,空间群P6₃/mmc,Mo原子与6个Te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表现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块体带隙约0.8 eV,单层带隙约1.24 eV)。

1T'相:单斜晶系,空间群P2₁/m,Mo原子与Te原子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表现为金属态或半金属态。

Td相:与1T'相结构相似,但具有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SOC),是潜在的Weyl半金属相。

 

2 电子特性

能带结构:2H相MoTe₂的带隙随层数减少而增大(量子限域效应),单层时带隙可达1.24 eV,适用于光电探测与晶体管器件。

载流子迁移率:2H相MoTe₂的室温迁移率可达200 cm²/V·s,优于MoS₂,但低于黑磷。

拓扑性质:Td相MoTe₂被预测为II型Weyl半金属,实验观测到费米弧表面态及手性异常效应,为拓扑量子计算提供平台。

 

 

 

相变机制研究

1 相变类型

结构相变:2H↔1T'相变属于一阶相变,涉及原子重排与晶格畸变,能量势垒较低(约0.1 eV/原子)。

拓扑相变:1T'→Td相变伴随能带反转与拓扑不变量变化,表现为Weyl半金属态的出现。

 

2 相变驱动因素

温度:高温下1T'相稳定,低温下2H相稳定,相变温度可通过掺杂或应变调控。

应变:单轴应变可降低2H→1T'相变势垒,实验中通过压电基底实现1%应变即可诱导相变。

电场:门电压调控载流子浓度,可驱动MoTe₂在金属-绝缘体相变(MIT)之间切换。

 

3 相变动力学

原子尺度表征:透射电镜(TEM)观测到1T'→2H相变过程中存在重结晶行为,成核密度与相变速度随温度呈非线性关系。

理论模型:基于时间-温度-相变(TTT)理论,二维材料的相变动力学可通过解析表达式描述,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

 

 

 

二维碲化钼(MoTe₂)因其晶体结构、电子特性和丰富的相变机制,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通过深入研究MoTe₂的相变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其电子特性,拓展其在柔性电子、光电探测等领域的应用。

二维碲化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