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₂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其单层厚度约为 0.65 nm,展现出良好的半导体特性、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良好的光吸收性能。这些特性使其在高性能电子器件、高效光电器件和高灵敏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然而,要充分发挥 MoS₂的潜力,实现高质量、大面积、单晶 MoS₂薄膜的生长以及对其性能的有效调控是关键。Si/SiO₂衬底因其良好的绝缘性和与现有半导体工艺的兼容性,成为 MoS₂薄膜生长的衬底之一。
MoS₂单晶薄膜的生长机制
(一)化学气相沉积(CVD)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目前制备 MoS₂单晶薄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含钼和硫的前驱体气体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在 Si/SiO₂衬底表面沉积形成 MoS₂薄膜。在 CVD 过程中,前驱体的选择至关重要。常用的含钼前驱体有三氧化钼(MoO₃)、二茂钼(Mo(C₅H₅)₂)等,含硫前驱体则有硫粉(S)、硫化氢(H₂S)等。通过控制前驱体的流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衬底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 MoS₂单晶薄膜的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前驱体气体首先在反应室内扩散至衬底表面,然后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MoS₂薄膜。前驱体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反应能垒,发生化学反应。衬底温度对薄膜的生长取向和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整衬底温度可以实现对 MoS₂薄膜结晶质量的调控。
(二)分子束外延(MBE)法
分子束外延法是一种高精度的薄膜生长技术,也可用于 Si/SiO₂衬底上 MoS₂单晶薄膜的生长。与 CVD 法相比,MBE 法具有更高的生长温度控制精度和更低的生长环境压力,能够实现原子级精度的薄膜生长。在 MBE 过程中,钼和硫的源材料分别被加热至蒸发,形成分子束,然后在衬底表面沉积形成 MoS₂薄膜。
MBE 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控制钼和硫的蒸发速率以及衬底温度。通过调节源材料的加热温度和衬底温度,可以实现对 MoS₂薄膜生长速率和结晶质量的准确调控。此外,MBE 法还可以在超高真空环境下进行,有效避免了杂质的污染,从而生长出高质量、高纯度的 MoS₂单晶薄膜。然而,MBE 法的设备成本较高,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三)外延生长机制
在 Si/SiO₂衬底上生长 MoS₂单晶薄膜时,外延生长机制起着关键作用。外延生长是指在衬底上生长的薄膜与衬底具有相同的晶体取向,这种生长方式能够保证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质量和电学性能。在 MoS₂单晶薄膜的生长过程中,MoS₂分子在 Si/SiO₂衬底表面的吸附、扩散和成核是外延生长的关键步骤。
首先,MoS₂分子在衬底表面吸附,形成吸附层。然后,吸附层中的 MoS₂分子在衬底表面扩散,寻找合适的成核位点。在合适的衬底温度和前驱体浓度下,MoS₂分子在成核位点处聚集,形成晶核。随着晶核的不断长大,最终形成连续的 MoS₂单晶薄膜。衬底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性质对 MoS₂分子的吸附和扩散行为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外延生长的质量。
MoS₂单晶薄膜的调控方法
(一)生长参数调控
1.温度调控
生长温度是影响 MoS₂单晶薄膜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准确控制生长温度,可以实现对 MoS₂薄膜结晶质量、厚度和层数的调控。在较低的生长温度下,MoS₂分子的扩散能力较弱,容易在衬底表面形成多晶结构,薄膜的结晶质量较差。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MoS₂分子的扩散能力增强,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单晶薄膜。然而,过高的生长温度可能导致前驱体分解不完全或衬底表面的热损伤,影响薄膜的质量。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生长方法和前驱体选择合适的生长温度范围。
2.前驱体流量调控
前驱体流量直接决定了 MoS₂薄膜的生长速率和厚度。在 CVD 法中,通过调节含钼和硫的前驱体气体流量,可以准确控制 MoS₂薄膜的生长速率。较高的前驱体流量会增加 MoS₂分子在衬底表面的沉积速率,从而生长出较厚的薄膜;而较低的前驱体流量则会导致生长速率降低,生长出较薄的薄膜。此外,前驱体流量的均匀性也对薄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不均匀的前驱体流量可能导致薄膜厚度不均匀,影响器件的性能。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前驱体流量的均匀性,确保薄膜的均匀生长。
3.生长时间调控
生长时间是决定 MoS₂薄膜厚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生长速率下,生长时间越长,生长出的 MoS₂薄膜越厚。通过准确控制生长时间,可以实现对 MoS₂薄膜厚度的准确调控。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器件需求,可以生长出从单层到多层不同厚度的 MoS₂薄膜。
(二)掺杂与缺陷调控
1.元素掺杂
通过在 MoS₂薄膜中掺杂特定的元素,可以调节其电学、光学和化学性质,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常见的掺杂元素包括金属元素(如铝、钛等)和非金属元素(如氮、硼等)。金属元素掺杂可以调节 MoS₂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提高其在电子器件中的性能。
2.缺陷调控
MoS₂薄膜中的缺陷对其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控生长条件和后处理工艺,可以实现对 MoS₂薄膜中缺陷的引入和修复。
(三)衬底与界面调控
1.衬底选择与处理
衬底的表面结构和化学性质对 MoS₂单晶薄膜的生长质量有重要影响。在 Si/SiO₂衬底上生长 MoS₂薄膜时,SiO₂层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需要进行准确控制。较薄的 SiO₂层可以提供更好的衬底与薄膜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 MoS₂薄膜的外延生长;而较厚的 SiO₂层则可以减少衬底对薄膜生长的影响,提高薄膜的质量。此外,衬底表面的清洁度和化学活性也对 MoS₂薄膜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在生长前,需要对 Si/SiO₂衬底进行严格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氧化层,提高衬底表面的化学活性,为 MoS₂薄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表面环境。
2.界面工程
MoS₂薄膜与衬底之间的界面质量对其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通过界面工程,可以改善 MoS₂薄膜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薄膜的质量和性能。例如,在 Si/SiO₂衬底表面预先生长一层薄的缓冲层,如氮化物或氧化物,可以调节衬底与 MoS₂薄膜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膨胀系数差异,减少界面应力,提高 MoS₂薄膜的结晶质量。此外,通过在界面处引入特定的化学元素或分子,可以调节界面的电学性质和化学活性,从而改善 MoS₂薄膜的性能。
Si/SiO₂衬底上 MoS₂单晶薄膜的生长与调控是当前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子束外延法等生长方法,结合准确的生长参数调控、掺杂与缺陷调控以及衬底与界面调控,可以实现高质量、大面积、单晶 MoS₂薄膜的生长,并对其性能进行调控。MoS₂单晶薄膜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有望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