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钼的层数依赖性光学与电学性质
瑞禧生物2025-07-11   作者:wff   来源:
字号大小:

作为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家族的重要成员,碲化钼(MoTe₂)因其层状结构与多晶相特性,在二维材料领域引发持续关注。其物理性质随层数变化呈现差异,这种"层数依赖性"不仅揭示了量子限域效应的微观机制,更为光电子器件、相变存储器及自旋电子学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材料平台。

碲化钼

层数调控的晶体结构基础

MoTe₂存在三种主要晶相:2H相(半导体)、1T相(金属)和1T'相(扭曲八面体金属相)。其中,2H相为热力学稳定相,其层状结构由Te-Mo-Te三明治单元通过范德华力堆叠而成。当层数从块体(>10层)缩减至单层时,层间耦合作用减弱,导致能带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块体MoTe₂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约0.8 eV),而单层材料转变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1.1-1.24 eV)。这种相变源于量子限域效应与层间耦合的竞争,使得单层MoTe₂在近红外(NIR)区域展现出良好的光吸收特性。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的MoTe₂薄膜,其带隙值介于块体与单层之间,呈现出层数依赖的连续调谐特性。通过控制MoO₃与Te粉的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可实现层数准确调控,为研究层数-性质关系提供了理想材料体系。

 

 

光学性质

吸收光谱与带隙特性

碲化钼的吸收光谱随层数变化而发生变化。单层碲化钼展现出直接带隙特性,其带隙约为1.05 eV。随着层数的增加,带隙逐渐减小,当层数达到约45层时,带隙转变为间接带隙。这种带隙的转变导致其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即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激子特征

碲化钼具有丰富的激子特征,这些激子特征也随层数而变化。多层2H-MoTe₂存在多种激子特征,包括A₁ₛ、B₁ₛ、A′、C、D、E、F和G激子,以及一个与间接带隙相关的特征。这些激子的存在和跃迁特性对碲化钼的光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二次谐波生成

在光学非线性效应方面,碲化钼展现出的层数依赖性。对于2H相碲化钼,当层数为奇数时,二次谐波生成(SHG)信号较强,而当层数为偶数时,SHG信号则较弱。这种现象源于层数依赖的反演对称性破坏。

 

 

 

光学性质的层数依赖性

光吸收与发射特性

单层MoTe₂在NIR区域(波长800-1200 nm)表现出强烈的光吸收,其光致发光(PL)强度随层数增加呈指数衰减。

 

非线性光学效应

少层MoTe₂(2-5层)在飞秒激光激发下表现出的三次谐波产生(THG)效应,其转换效率随层数增加呈现非单调变化。这种异常行为源于层间电子态杂化与激子-声子耦合的协同作用,为设计可调谐非线性光学器件提供了新思路。

 

 

 

电学性质

电导与迁移率

碲化钼的电导随层数和温度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少层碲化钼的电导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带隙特性。不同相的碲化钼具有不同的电学行为。

 

磁阻与量子振荡

IT相碲化钼展现出极高的磁阻,高达16,000%,表明其电子和空穴的有效补偿。此外,还观察到Shubnikov-de Haas(SdH)振荡及其拍频特性,这表明多条能带参与载流子输运,可能与Rashba效应形成的自旋带有关。

 

相变与金属 - 绝缘体转变

碲化钼纳米片还具有依赖于厚度的金属 - 绝缘体相变。这种相变会影响材料的电学性质,使其在不同层数下展现出不同的导电行为。

 

 

 

电学性质的层数调控机制

载流子迁移率与导电性

单层MoTe₂的电子迁移率可达500 cm²/(V·s),远高于块体材料。这种提升源于两方面:一是量子限域效应导致的有效质量减小;二是层数减少抑制了声子散射。

 

相变工程与器件应用

MoTe₂的2H相(半导体)与1T'相(金属)可在电场、应力或激光照射下发生可逆相变。

 

 

碲化钼的光学与电学性质随层数的变化而呈现出依赖性。这种层数依赖性不仅为碲化钼在光电器件、电子器件和量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设计空间和潜在价值,还为研究人员深入理解二维材料的物理特性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

碲化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