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常受限于体内循环时间短、易被清除等问题,而 PLA-PEG-SH 凭借独特结构,成为改善纳米粒子循环性能的理想修饰材料。
图为:PLA-PEG-SH结构式
PLA-PEG-SH 由聚乳酸(PLA)、聚乙二醇(PEG)和巯基(-SH)组成。其中,PEG 的亲水性是提升循环性能的核心:修饰后,PEG 链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 “水化层”,可减少血浆蛋白吸附,降低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MPS)的识别与吞噬,从而延长循环时间。PLA 的疏水性则能与纳米粒子内核(如 PLGA、脂质体等)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稳固结合,避免修饰层脱落。巯基的高反应活性进一步增强修饰稳定性,可与纳米粒子表面的马来酰亚胺等基团共价偶联,形成牢固连接。
修饰过程中,需通过调控 PLA-PEG-SH 的分子量、PEG 链长及修饰密度优化效果。例如,PEG 链长增加可增强水化层厚度,但过长可能导致空间位阻过大;修饰密度不足则无法完全覆盖粒子表面,仍易被清除。实验表明,经 PLA-PEG-SH 修饰的纳米粒子,半衰期可延长 2-5 倍,在tumor部位的富集量提升。
图为:聚乳酸结构式
这种修饰策略在药物递送中优势明显:延长的循环时间为纳米粒子到达靶标部位提供充足时间,减少脱靶有害性。同时,PLA 的生物可降解性确保修饰材料可被机体代谢,无长期蓄积风险。目前,该技术已在脂质体、金纳米颗粒等载体的修饰中得到验证,为cancerTreatment 、影像诊断等领域的纳米制剂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持。
叠氮基-PEG3-羧基在生物正交反应介导的细胞标记中的应用2025-07-15
N3-PEG3-COOH 修饰的量子点在生物检测中的优势与挑战2025-07-15
FITC-PTX 荧光信号稳定性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025-07-15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紫杉醇荧光信号稳定性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025-07-15
巯基在 PLA-PEG-SH 用于生物分子偶联中的作用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