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因其电子结构和良好的光电性能而备受关注。MoTe₂作为TMDs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可调控的能带结构、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在光催化析氢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然而,本征MoTe₂的光催化性能仍受到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活性位点不足等问题的限制。因此,通过表面修饰和构建异质结等策略,可以提升MoTe₂纳米片的光催化析氢性能。
MoTe₂纳米片的结构特性与光催化潜力
MoTe₂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包括六方相(2H)、单斜相(1T')和正交相(Td)。其中,1T'-MoTe₂因其拓扑半金属特性,表现出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丰富的拓扑表面态,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和传输。
1T'-MoTe₂纳米片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其过电位和塔菲尔斜率均较低,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此外,MoTe₂的层状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表面修饰对MoTe₂光催化性能的提升
1. 元素掺杂
通过引入异质原子(如贵金属、过渡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对MoTe₂进行掺杂,可以调节其电子结构,增加活性位点数量,从而提高光催化析氢性能。例如,在MoS₂中掺杂Co可以增强其对p-甲酚的加氢脱氧性能。类似地,对MoTe₂进行适当的元素掺杂,有望优化其氢吸附自由能,提高催化活性。
2. 缺陷工程
在MoTe₂纳米片中引入空位或边缘缺陷,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暴露程度,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富缺陷的MoS₂超薄纳米片因其额外的活性边缘位点,表现出增强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因此,通过控制合成条件或后处理方法,在MoTe₂中引入适量的缺陷,有望提升其光催化析氢效率。
3. 表面功能化
利用有机分子或聚合物对MoTe₂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改善其表面性质,增强光吸收能力,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例如,聚合物支撑的石墨烯和MoS₂复合材料作为高效光催化析氢的助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类似地,将MoTe₂与功能性有机分子复合,有望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协同效应在MoTe₂基光催化体系中的作用
1. 异质结协同效应
构建MoTe₂与其他半导体材料(如TiO₂、CdS、MoS₂等)的异质结,可以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从而提高光催化析氢性能。例如,MoS₂/TiO₂复合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表现出增强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其产氢速率远高于单一的MoS₂和TiO₂。类似地,MoTe₂/TiO₂或MoTe₂/CdS异质结有望通过协同效应,提升光催化性能。
2. 载体协同效应
将MoTe₂纳米片负载于高导电性的载体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纤维等)上,可以提高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效率,抑制电子-空穴复合,从而增强光催化析氢性能。研究表明,MoS₂锚定在碳纳米纤维表面的复合材料,其光催化制氢性能比普通MoS₂提高了八倍。因此,将MoTe₂与碳基材料复合,有望实现类似的效果。
3. 助催化剂协同效应
引入助催化剂(如贵金属纳米颗粒、过渡金属化合物等)与MoTe₂协同作用,可以提供额外的活性位点,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位,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例如,MoS₂/CdS复合材料中,MoS₂作为助催化剂,提高了CdS的光催化析氢性能。类似地,将MoTe₂与适当的助催化剂结合,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光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