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磷作为一种二维层状材料,具有物理化学性质,如可调的直接带隙、高载流子迁移率等,在光电子、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量子限域效应是指当材料的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时,电子的波函数受到材料尺寸的限制,导致电子能级发生离散化,从而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在黑磷纳米片中,量子限域效应尤为明显,通过合理调控量子限域效应,可以实现对黑磷纳米片性能的定制,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量子限域效应对黑磷纳米片性能的影响
(一)电子结构调控
当黑磷块材被剥离成纳米片时,其厚度降低到原子级别,带隙宽度会从块材的0.35eV增长到2.0eV,显示出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这种能带结构的调整使得黑磷纳米片的导带底位置向更负的方向移动,价带顶位置向更正的方向移动。这一变化既有利于增加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也有助于抑制光生电荷之间的复合,为黑磷纳米片在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电子结构基础。
(二)光学性质改变
量子限域效应使得黑磷纳米片的光学性质与块材相比发生了变化。例如,黑磷具有层数依赖的发光性质,随着层数的减小,黑磷在荧光光谱上会出现发射峰,即在小尺寸下才表现出发光性能。黑磷量子点在蓝紫色波长区域具有强烈且稳定的荧光发射,且其光学特性具有异常尺寸依赖性。电子间隙和吸收间隙都遵循与黑磷量子点的直径成反比的规律,与量子限制效应一致;而发射间隙在0.8-1.8nm的范围内表现出异常的尺寸依赖性,随着尺寸的增加其发生蓝移。此外,黑磷纳米片还展现出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且其非线性饱和吸收效应和折射效应与纳米片的尺寸和激发光强有关。
(三)电学性能优化
量子限域效应对黑磷纳米片的电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黑磷纳米片的厚度和应变,可以调节其带隙,从而影响其电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
基于量子限域效应的黑磷纳米片性能调控策略
(一)尺寸调控
通过控制黑磷纳米片的制备工艺,如液相剥离法、机械剥离法等,可以准确控制纳米片的尺寸。较小的尺寸会增强量子限域效应,从而进一步改变黑磷纳米片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例如,在制备黑磷量子点时,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制备出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不同尺寸的量子点具有不同的荧光发射特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二)应变调控
对黑磷纳米片施加应变可以改变其晶格结构,进而影响其电子结构和带隙。通过在纳米片上施加机械应力或利用衬底的晶格失配等方式,可以实现对黑磷纳米片应变的调控。
(三)表面修饰与复合
通过在黑磷纳米片表面进行修饰或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引入新的能级和界面效应,进一步调控其性能。
量子限域效应为黑磷纳米片的性能调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尺寸调控、应变调控、表面修饰与复合等策略,可以实现对黑磷纳米片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能的准确定制。基于量子限域效应定制的黑磷纳米片在光催化、光电探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