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E-PEG-CS 的合成策略与质量控制
瑞禧生物2025-08-08   作者:lkr   来源:
字号大小:

DSPE-PEG-CS 是由 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乙醇胺(DSPE)、聚乙二醇(PEG)和壳聚糖(CS)组成的化合物,在药物递送等领域有潜在应用。其合成策略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DSPE-PEG-CS结构式 

图为:DSPE-PEG-CS结构式

 

合成时,先对 DSPE 进行预处理,选择高纯度(≥99%)原料,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认脂肪酸链饱和度及杂质含量,保证无氧化产物干扰反应。采用酰胺键偶联技术实现各部分连接。将 DSPE 与马来酰亚胺修饰的 PEG 进行固相合成,然后通过巯基反应,把壳聚糖 N 端半胱氨酸与 PEG 马来酰亚胺端相连,形成稳定的 DSPE-PEG-CS。在反应过程中,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监测 280nm 处肽键吸收峰变化,通过 PAGE 电泳观察产物迁移率,以监控反应进程。

壳聚糖结构式 

图为:壳聚糖结构式

 

反应结束后,需进行多级纯化。先使用截留分子量 10kDa 的超滤膜去除未反应的小分子肽,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一步分离,收集目标峰洗脱液,冷冻干燥得产物。质量控制方面,运用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测定分子量,确认是否符合理论值。在红外光谱中,1650cm⁻¹(酰胺 I 带)、1540cm⁻¹(酰胺 II 带)应出现肽键特征峰,同时存在 PEG 的 C-O-C 伸缩振动峰(1100cm⁻¹)与 DSPE 的磷脂酰胆碱峰(1240cm⁻¹);核磁共振 ¹HNMR 中,除 DSPE 和 PEG 特征峰外,壳聚糖中脯氨酸(Pro)环状结构峰(δ=4.3-4.5ppm)和芳香族氨基酸(如 Phe)的苯环峰(δ=7.2-7.4ppm)应清晰可辨,以此证明三者成功偶联。纯度检测采用 HPLC 面积归一化法,要求纯度≥95%。对产物进行稳定性考察,将其置于 4℃、25℃、37℃储存,定期用 HPLC 检测降解率。在 pH=7.4 的 PBS 中 37℃孵育 72 小时,降解率应<5%;冻干样品在 4℃下储存 6 个月,纯度下降应<3% ,以此保障 DSPE-PEG-CS 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