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胺(PAMAM)树枝状聚合物是一类具有分支结构的纳米材料,其末端氨基修饰的衍生物(PAMAM-NH₂)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表面电荷及多功能化潜力,在生物成像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尺寸效应作为影响其成像性能的核心因素,通过调控分子代数、表面官能团密度及纳米结构,可改变其荧光特性、靶向效率及体内分布行为,进而优化成像效果。
一、PAMAM - NH₂ 的结构与尺寸特性
PAMAM 是一种具有高度分支结构的球形大分子,其结构由中心核、分支单元和表面基团组成。PAMAM - NH₂ 是通过在 PAMAM 的表面引入氨基基团而得到的。随着树枝状大分子的代数增加,其尺寸逐渐增大。
例如,从第 0 代到第 5 代,PAMAM - NH₂ 的直径可以从几纳米增加到几十纳米。这种尺寸变化主要源于分支单元的不断扩展和表面基团数量的增加。尺寸的改变会影响其在生物体内的行为,包括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在细胞内的摄取方式以及在组织中的扩散和分布等。
二、尺寸对细胞摄取的影响
细胞摄取是生物成像中一个关键环节。PAMAM - NH₂ 的尺寸对其细胞摄取效率有影响。研究表明,较小尺寸的 PAMAM - NH₂ 更容易被细胞摄取。这是因为小尺寸的 PAMAM - NH₂ 能够更有效地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并且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更快速地进入细胞内部。
三、分子尺寸与荧光性能的调控
PAMAM-NH₂的尺寸由代数决定,代数越高,分子直径越大,表面氨基密度呈指数级增长。代数越高,致敬越大,氨基数也增多。这种尺寸差异直接影响其荧光性能:
1.自发荧光效应:PAMAM-NH₂虽无传统荧光基团,但通过分子内电子跃迁可产生自发荧光。低代数分子(如G1-NH₂)因尺寸较小,荧光量子产率较低,但光稳定性较强;高代数分子(如G5-NH₂)因内部空腔增大,可封装荧光染料(如Cy5.5),通过能量转移增强荧光强度
2.表面修饰的荧光增强:高代数PAMAM-NH₂的密集氨基可共价连接多个荧光分子,形成多发光中心结构。G5-NH₂表面修饰8个Cy5.5分子后,荧光强度较单分子提升,且因空间位阻效应减少自猝灭,提高成像信噪比。
四、尺寸依赖的靶向积累与成像对比度
PAMAM-NH₂的靶向成像性能与其尺寸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增强渗透与滞留效应(EPR):内皮间隙通常为100-1000 nm,高代数PAMAM-NH₂可优先通过EPR效应在特定组织富集。
2.靶向配体修饰的尺寸优化:通过表面修饰靶向肽(如RGD)或抗体,PAMAM-NH₂可实现主动靶向。高代数分子因表面氨基密度高,可负载更多靶向配体,提升结合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