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B1-生物素产品介绍:
人参皂苷RB1-生物素是一种通过化学偶联技术将人参皂苷RB1与生物素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人参皂苷RB1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生物素则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标记分子,能够与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特异性结合。该复合物结合了人参皂苷RB1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素的标记功能,可用于研究人参皂苷RB1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作用机制,也可用于开发基于亲和作用的生物检测方法或药物递送系统,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此外,该化合物还可用于构建生物传感器或生物芯片,用于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和分析。
人参皂苷RB1-生物素产品衍生:
一、核心结构与衍生逻辑
人参皂苷RB1(GinsenosideRB1)作为三七等五加科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化学结构包含达玛烷型四环三萜骨架,C3、C6、C20位的羟基(-OH)具有较高反应活性,为化学修饰提供理想位点。生物素(Biotin)则含有末端羧基的戊酸侧链,其与亲和素(Avidin)的结合常数达10¹⁵M⁻¹,这种超分子相互作用是衍生产品功能设计的核心基础。两者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结合后,既能保留人参皂苷RB1的抗Apoptosis 、抗炎等药理活性,又能赋予生物素介导的靶向识别能力,形成"活性成分-靶向载体"的双功能分子。
二、化学修饰衍生技术体系
(一)酯化反应衍生路径
NHS/EDC缩合工艺在pH7.0-8.5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将生物素的羧基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和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活化,与RB1的C20位羟基发生定向酯化反应。该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可通过质谱(HR-MS)监测m/z1235.6→1397.8的分子离子峰变化,确认衍生成功。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生物素:RB1=3:1,EDC/NHS摩尔比2: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6小时,衍生产率可达78±5%。
碳酸酯中间体法先将生物素与三光气反应生成生物素-N-羟基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再与RB1的C3位羟基反应形成碳酸酯键。该方法可避免传统酯化反应中的副产物生成,通过核磁共振氢谱(¹H-NMR)在δ5.23ppm处出现新的酯质子信号,证明衍生成功,产物纯度可达95%以上。
(二)点击化学衍生路径
利用叠氮-炔基点击化学反应,先对RB1进行叠氮修饰:在DMF溶剂中,RB1与叠氮乙酸在DCC/DMAP催化下反应,得到叠氮衍生物(RB1-N₃);再将生物素通过炔基修饰(Biotin-alkyne),两者在Cu(I)催化下发生环加成反应,形成稳定的1,2,3-三唑环连接。该方法具有反应快速(30分钟内完成)、副产物少的特点,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显示,衍生后产物在210nm处的保留时间从18.5分钟延长至24.3分钟,证明分子质量增加。
(三)PEG桥接衍生技术
为改善RB1的水溶性并调节靶向距离,可引入聚乙二醇(PEG)linker:
PEG-生物素偶联:将mPEG2000-NHS与生物素反应,得到PEG-生物素中间体;
RB1-PEG-生物素合成:在碳酸钾碱性条件下,PEG-生物素的活性酯基团与RB1的C6位羟基反应,形成RB1-PEG2000-Biotin衍生物。动态光散射(DLS)检测显示,该衍生物的水合粒径为45±8nm,比RB1单体(12±3nm)增大,且zeta电位从+5.2mV变为-8.7mV,表明PEG链成功包裹。
中文名称:人参皂苷RB1-生物素
英文名称:GinsenosideRB1-Biotin
别称:生物素化人参皂苷RB1
外观:固体或粉末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生物素结构式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定制供应合成磷脂、PEG磷脂、两亲嵌段共聚物,磁性纳米颗粒,纳米金,荧光量子点及树枝状聚合物、PEG衍生物等等产品.可供常规磷脂单体、PEG磷脂,改性磷脂,荧光标记磷脂、聚合物磷脂、磷脂偶连无机纳米材料及微球类材料、单分散小分子PEG磷脂偶连产品,还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合成复杂及特殊的聚合物磷脂产品。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