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K2Mo3O10 粉末在化学性质上,常态下化学稳定性良好,与常见气体难以发生反应。不过,当遭遇强氧化剂或还原剂时,钼元素化合价会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其能与部分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改变自身性质。在溶解特性上,K2Mo3O10 粉末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却可在酸、碱性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溶解。物理性质方面,K2Mo3O10 粉末为浅黄色至橙黄色细小颗粒,因钼元素特定氧化态电子跃迁呈现此颜色,颗粒多为球形或不规则多面体,粒径处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范围。其密度受制备及纯度影响,具备较高硬度和机械强度,热导率低,隔热性能良好,在紫外-可见光区有选择性吸收现象,这些性质使其在众多领域具有应用可能。
制备方法:
固相反应法:这是一种较为传统且常用的制备方法。将碳酸钾(K2CO3)和三氧化钼(MoO3)按照化学计量比准确称量并充分混合,放入高温炉中,在 800-1000℃的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反应过程中,原料颗粒之间通过扩散作用发生化学反应,逐渐形成 K2Mo3O10。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设备,能够制备出较大批量的产品。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反应过程中原料混合不均匀可能导致产物纯度不高,而且高温反应能耗较大,反应时间较长。
溶胶-凝胶法:以钼酸盐和钾盐为原料,如钼酸铵((NH4) 6Mo7O24)和硝酸钾(KNO3),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凝胶剂(如柠檬酸、乙二醇),在一定温度(通常为 60-80℃)下搅拌,使溶液发生溶胶-凝胶转变,形成凝胶。凝胶经过干燥、煅烧等处理后,即可得到 K2Mo3O10 粉末。溶胶-凝胶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纯度高、粒径均匀的粉末,并且能够准确控制原料的配比和反应过程。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制备过程较为复杂,凝胶的形成和干燥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否则容易产生团聚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中文名称:十氧化三钼酸钾
英文名称:Potassium Trimolybdate
别称:钼酸钾
外观:浅黄色至橙黄色的细小颗粒状
纯度:95%+
溶解性:可微溶于酸性溶液
保存方式:-20℃以下,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合成磷脂,脂质体的定制,包括各种空白对照脂质体,载药脂质体,装载DNA或小分子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荧光脂质体及其他复杂的脂质体试剂。
相关产品:
FePS3 Nps,三硫化磷铁纳米片
Fe3O4@PEI@AuNPs,四氧化三铁@聚乙烯亚胺@金纳米粒子复合物
Fe3O4@LNP-GALNAC-Cy5.5,四氧化三铁@脂质纳米粒-半乳糖胺-花菁染料 5.5
Fe3O4@AuNPs,四氧化三铁@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E7-LNP@fisetin,E7多肽-脂质纳米颗粒@漆黄素
FA-PEG-PDA@Bi2Se3-ICG,叶酸-聚乙二醇修饰聚多巴胺包裹硒化铋纳米片和吲哚菁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