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y(N-isopropylacrylamide)-Amine, 2000MW的作用机制
瑞禧生物2025-06-06   作者:ZJ   来源:
字号大小:

产品介绍:

PNIPAAm2K-NH2 凭借温敏特性与活性胺基,在药物控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展现价值。其外观为白色粉末状,这种形态利于在各类体系中分散。理化性质上,温敏溶解性使其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实现药物的智能释放,低于 LCST 时,聚合物溶解包裹药物,高于 LCST 则发生相分离释放药物。

 

作用机制

 

温敏相转变机制:PNIPAAm2K-NH2 的温敏特性源于其分子结构中亲水性的酰胺基团(-CONH -)和疏水性的异丙基(-CH (CH3) 2)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低温下,水分子与酰胺基团形成氢键,这种氢键作用使得聚合物分子链在水中伸展,聚合物表现为亲水性,能够溶解于水中形成均相溶液。随着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水分子与酰胺基团之间的氢键逐渐被破坏。当温度达到 LCST 附近时,异丙基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开始占主导地位,分子链为了减少与周围水分子的接触,逐渐收缩卷曲,将疏水性的异丙基包裹在内部,亲水性的酰胺基团暴露在表面,导致聚合物从水中析出,发生相分离现象。这种相转变过程是可逆的,当温度降低至 LCST 以下时,氢键作用又会重新占据主导,分子链再次伸展,聚合物重新溶解于水中。

氨基反应机制:其末端的氨基(-NH2)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与含有羧基(-COOH)的化合物进行酰胺化反应时,首先是氨基的氮原子进攻羧基的碳原子,形成一个四面体中间体。然后,中间体发生脱水反应,消除一分子水,生成酰胺键(-CONH -),从而将 PNIPAAm2K-NH2 与含有羧基的化合物连接起来。在与醛基(-CHO)反应时,氨基的氮原子与醛基的碳原子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亚胺中间体,进一步反应可生成稳定的仲胺或叔胺结构。这种氨基的反应活性使得 PNIPAAm2K-NH2 能够与多种含有不同活性基团的材料进行化学连接,从而制备出具有各种功能的复合材料或共轭物,拓展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中文名称: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氨基(2000 分子量

英文名称:PNIPAAm2K-NH2

别称:Poly(N-isopropylacrylamide)-Amine, 2000MW

外观:白色至类白色粉末

纯度:95%+

溶解性: 水、甲醇、乙醇

保存方式:-20℃以下,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N-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 N-异丙基丙烯酰胺-氨基(2000 分子量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聚合物、纳米材料、PEG衍生物、环糊精、量子点、小分子材料和二亲嵌段共聚物等,还可供应冠醚类产品,大环醚类有机化合物,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杯吡咯,紫晶类(4,4-联吡啶阳离子盐)衍生物,环状或笼状化合物,环碳,环碳氧化物和索烃和轮烷等大环化合物。

 

相关产品:

DSPE-PEG-ACA,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聚乙二醇-丙烯酰胺

Acrylamide-PEG-SH,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巯基

Acrylamide-PEG-OH,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羟基

Acrylamide-PEG-N3,丙烯酰胺-聚乙二醇-叠氮 

PNIPAM thermosensitive gel,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凝胶

PNI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