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Dextran 是一种兼具高生物相容性和荧光可视化能力的经典探针,通过葡聚糖的分子量多样性和罗丹明 B 的强荧光信号,应用于Blood vessels成像、内吞研究、屏障功能检测等领域。
葡聚糖骨架:由 D-葡萄糖通过 α-1,6 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多糖,分支少(分支度约 5%),具有高水溶性、生物相容性(无免疫原性)、可降解性(被巨噬细胞或溶酶体酶缓慢降解),且分子量可控(通过分级纯化获得不同规格)。
罗丹明 B 标记基团:RB 通过其羧基(或经活化的活性基团,如 RB-NHS)与葡聚糖的羟基(-OH)或氨基(经修饰引入)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醚键或酰胺键。标记比例(每分子葡聚糖结合的 RB 数量)通常为每 10-100 个葡萄糖单元结合 1 个 RB,可通过反应条件调控(标记比例过高可能影响水溶性)。
一、化学稳定性(结构完整性)
RB-Dextran 的化学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葡聚糖骨架的稳定性和罗丹明 B(RB)与葡聚糖之间连接键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
1. 葡聚糖骨架的稳定性
糖苷键稳定性:葡聚糖由 α-1,6 糖苷键连接的葡萄糖单元构成,在中性 pH(6.0-8.0)和常温(20-37℃) 条件下稳定,水溶液状态可保持结构完整数周。
极端 pH 影响:
强酸环境(pH < 3):糖苷键易水解断裂,导致葡聚糖降解为低分子量片段,溶液黏度下降(尤其高分子量 RB-Dextran,如 150 kDa,更敏感)。
强碱环境(pH > 10):可能引发脱乙酰化或糖苷键断裂,同时加速 RB 与葡聚糖连接键的水解(如酰胺键在碱性条件下易断裂)。
酶解敏感性:可被葡聚糖酶、α-葡萄糖苷酶等特异性降解,降解速率随酶浓度和葡聚糖分子量增加而加快(高分子量 RB-Dextran 因链长更长,酶解位点更多)。
2. RB 与葡聚糖连接键的稳定性
连接键类型直接影响 RB-Dextran 的化学稳定性,常见连接键的稳定性差异如下:
酰胺键(最常用):由 RB 的羧基(或 RB-NHS 的活性酯)与葡聚糖的氨基反应形成,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性高,半衰期可达数周;但在强碱性(pH > 9)或高温(>60℃)下易水解,导致 RB 脱落。
醚键:由 RB 的活性基团与葡聚糖的羟基反应形成,稳定性高于酰胺键,对 pH 变化耐受性更强,但反应活性较低,较少用于制备 RB-Dextran。
酯键:稳定性较差,即使在中性条件下也可能缓慢水解(尤其在酯酶存在时),导致 RB 游离,仅用于需可控释放 RB 的特殊场景。
二、荧光稳定性(信号保持能力)
RB-Dextran 的荧光稳定性主要由 RB 的荧光结构(呫吨环共轭体系)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1. 光照条件
强光与紫外光:RB 的呫吨环结构对强光(尤其是紫外光)敏感,持续照射会导致共轭体系破坏,发生光漂白(荧光强度不可逆衰减)。在荧光显微镜汞灯或激光照射下,其光漂白速率为:
普通荧光显微镜(每次曝光毫秒级):可耐受 50-200 次成像循环;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强度激光):光漂白更快,需降低激光功率(如 < 50%)或缩短曝光时间(<1 秒)以延长信号寿命。
避光稳定性:避光条件下,溶液状态的 RB-Dextran 荧光可稳定 3-7 天(4℃储存),冻干状态下可稳定 1 年以上(-20℃)。
2. 环境因素对荧光的影响
pH 值:在生理 pH(6.5-7.5)下,RB 的荧光强度稳定;强酸(pH <3)会导致 RB 质子化,荧光强度下降约 30%;强碱(pH> 10)会引发 RB 结构破坏,荧光几乎完全淬灭。
金属离子:Fe³⁺、Cu²⁺、Hg²⁺等重金属离子可与 RB 形成络合物,导致静态荧光淬灭(无需光照即可发生),其中 Fe³⁺的淬灭效应最明显(10 μM Fe³⁺可使荧光强度下降 50% 以上)。
生物基质干扰:在细胞裂解液、血清等复杂基质中,可能因蛋白质吸附(导致 RB 聚集)或活性氧(ROS)氧化,导致荧光强度降低。
名称:RB-Dextran
产品规格:mg/g
纯度:95%+
保存方式:-20℃以下,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RB-Dex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