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清白蛋白-地高辛产品介绍:
BSA-地高辛是一种通过化学方法将地高辛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形成的生物复合物。地高辛是一种中效强心苷类药物;而BSA是一种常用的载体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在生化实验中常作为抗原或标记物的载体。该复合物结合了地高辛的生物活性和BSA的载体功能。此外,BSA-地高辛偶联物还可作为药物模型,用于筛选与地高辛结合的分子或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牛血清白蛋白-地高辛产品科普:
一、核心组成与分子偶联机制
BSA-地高辛是由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地高辛通过化学偶联形成的生物共轭物。其中BSA是从牛血清中提取的分子量约66kDa的球形蛋白,具有7个结构域和17对二硫键,这种致密结构使其在pH4.5-8.0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地高辛作为甾体强心苷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C3位羟基、C17位内酯环是关键活性位点,通过碳二亚胺(EDC)或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后,可与BSA分子表面的赖氨酸ε-氨基形成稳定的酰胺键,偶联比通常控制在5-20:1(地高辛:BSA)。这种偶联方式既保留了地高辛的甾核结构(维持与钠钾ATP酶的结合能力),又利用BSA的载体特性改善了地高辛的水溶性(纯地高辛水溶性仅0.1mg/mL,偶联后提升至10mg/mL)。
二、关键特性与科学价值
(一)免疫原性调控机制
BSA的大分子特性(直径约7nm)可有效掩盖地高辛的小分子抗原表位(分子量780Da),通过动物实验证实,BSA-地高辛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效价(ELISA检测OD450值)比单纯地高辛免疫组高3-5倍,且抗体特异性更强(交叉反应率<0.1%)。这种免疫原性调控源于BSA的"载体效应"——其表面20-30个抗原呈递表位可激活T细胞辅助反应,促进B细胞产生高亲和力抗体。
(二)药代动力学研究优势
在大鼠体内实验中,BSA-地高辛的血浆半衰期达24小时(单纯地高辛为36小时),虽半衰期略短,但通过BSA的白蛋白结合特性(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率95%),可更真实模拟地高辛在体内的蛋白结合状态。利用这一特性,研究者发现地高辛与BSA的结合位点主要位于结构域IIA(Trp214附近),结合常数Kd=2.3×10⁻⁶M,这为解析地高辛的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奎尼丁竞争结合位点)提供了体外研究模型。
(三)检测灵敏度提升机制
在免疫检测中,BSA-地高辛作为标记物可提升检测灵敏度。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为例,地高辛-BSA-鲁米诺偶联物的检测下限达0.01ng/mL,比传统地高辛标记物灵敏度提高10倍。这得益于BSA的多价态特性——每个BSA分子可偶联多个地高辛分子(最大可达20个),形成"信号放大"效应,在电化学发光检测中,这种多价态偶联使检测信号强度提升30倍。
中文名称:牛血清白蛋白-地高辛
英文名称:BSA-Digoxin
别称:BSA-地高辛
外观:固体或粉末
纯度:95%+
溶解性:溶于有机溶剂
保存方式:冷藏
保质期限:一年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牛血清白蛋白结构式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聚合物、纳米材料、PEG衍生物、环糊精、量子点、小分子材料和二亲嵌段共聚物等,还可供应冠醚类产品,大环醚类有机化合物,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杯吡咯,紫晶类(4,4-联吡啶阳离子盐)衍生物,环状或笼状化合物,环碳,环碳氧化物和索烃和轮烷等大环化合物。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