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硅罗丹明与其他荧光探针的性能对比分析
瑞禧生物2025-07-21   作者:lkr   来源:
字号大小:

DOPE-SiR(二油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硅罗丹明)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探针,在生物成像领域的性能优势需结合传统荧光探针(如荧光素、Cy5、Alexa Fluor 488、量子点等)的特性综合对比。

DOPE-SiR结构式 

图为:DOPE-SiR结构式

 

在荧光性能上,DOPE-SiR 的发射波长处于远红 / 近红外区(约 650-700nm),而荧光素、Alexa Fluor 488 等传统探针发射波长在可见光区(490-520nm)。生物组织对远红光吸收和散射更低,DOPE-SiR 成像深度可达数毫米,优于可见光探针(通常<1mm),适合深层组织成像。其荧光量子产率(约 0.6)高于 Cy5(约 0.28),光稳定性也更优,连续激发时荧光衰减速率比 Cy5 慢 30% 以上,可实现长时间动态观察。

 

生物相容性方面,DOPE-SiR 的磷脂结构使其能自然嵌入细胞膜,无细胞有害性,而量子点因含镉等重金属,长期孵育会抑制细胞活性。此外,DOPE-SiR 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强,标记特异性高于 Alexa Fluor 系列(易非特异性吸附),尤其在活细胞膜动态追踪中表现突出。稳定性上,DOPE-SiR 在生理 pH(6.5-7.4)下荧光强度波动<5%,而荧光素在 pH<6 时荧光猝灭明显。其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也优于 Cy5,37℃生理环境下荧光保留率比 Cy5 高 20%。但量子点的化学稳定性仍占优,可在极端 pH 下保持荧光。

DOPE结构式 

图为:DOPE结构式

应用场景中,DOPE-SiR 在活体动物成像、细胞膜动态监测等领域优势明显;荧光素和 Alexa Fluor 488 适合浅表层细胞成像;量子点则适用于超灵敏检测,但受限于有害性问题。综合来看,DOPE-SiR 在深层成像、长期追踪和生物相容性上的平衡,使其成为复杂生物体系研究的优选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