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钼(MoTe₂)的晶体结构与电子性质研究
瑞禧生物2025-07-28   作者:wff   来源:
字号大小:

碲化钼(MoTe₂)作为一种重要的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晶体结构和电子性质,在电子、光电子和自旋电子器件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以下是关于MoTe₂的晶体结构与电子性质的详细研究内容。

碲化钼

一、晶体结构:层状堆叠与相变调控的物理基础

MoTe₂的晶体结构由钼(Mo)原子层夹在两层碲(Te)原子之间构成,形成“三明治”型层状结构(Te-Mo-Te)。其物理性质高度依赖于层间堆叠方式(如AB堆叠或AA'堆叠)和晶体相结构,主要存在三种稳定相:2H相、1T'相和Td相,各相之间可通过外界刺激(如温度、压力、化学掺杂或电场)实现可逆相变。

 

1. 2H相

结构特征:2H相MoTe₂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P6₃/mmc),Mo原子呈三角棱柱配位,层内Mo-Te键为共价键,层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

电子性质:2H相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值随层数减少增大:

相变机制:2H相在高温(>900℃)或锂离子插层(Li⁺-MoTe₂)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属性的1T'相,相变驱动力源于层内Mo原子从三角棱柱配位向八面体配位的重构。

 

2. 1T'相与Td相

1T'相:单斜晶系,Mo原子呈扭曲八面体配位,层内存在强电子关联效应。1T'-MoTe₂在低温下表现为金属性。

Td相:1T'相在低温下进一步发生结构畸变,形成正交晶系,表现为II型外尔半金属。Td-MoTe₂的能带结构中存在外尔点,表面态呈现费米弧,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中可直接观测到外尔费米子的存在。

超导性:Td-MoTe₂在高压或门电压调控下可诱导超导转变,超导机制可能与强自旋轨道耦合(SOC)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协同效应有关。

 

3. 相变调控技术

化学法:通过锂离子插层或氢化处理实现2H→1T'相变。

物理法:利用聚焦离子束(FIB)或激光辐照诱导局部相变,空间分辨率达亚微米级。

电场调控:在场效应晶体管(FET)结构中,通过栅极电压实现1T'→Td相的动态切换,为低功耗相变存储器(PCM)提供新方案。

 

 

 

二、电子性质:能带工程与量子效应的协同调控

MoTe₂的电子性质可通过维度调控(层数)、应变工程、化学掺杂和异质结构建等手段实现设计,其核心机制包括自旋轨道耦合(SOC)、能带杂化和量子限域效应。

 

1. 自旋轨道耦合(SOC)与能带分裂

MoTe₂的强SOC效应导致价带顶和导带底发生自旋分裂,SOC效应在以下场景中起关键作用:

谷电子学:在单层MoTe₂中,K和K'谷的自旋极化方向相反,可通过圆偏振光选择性激发特定谷的载流子,实现谷选择性光电流(谷霍尔效应)。

拓扑绝缘体:在1T'-MoTe₂/Bi₂Se₃异质结中,SOC诱导的能带反转可形成拓扑表面态。

 

2. 应变工程:能带调制与器件性能优化

通过施加单轴或双轴应变(ε=0%–5%),可连续调控MoTe₂的带隙和载流子迁移率:

压缩应变(ε<0):使带隙减小,同时增强层间耦合,提高双层MoTe₂的光吸收系数。

拉伸应变(ε>0):诱导直接带隙向间接带隙转变,并降低电子有效质量,提升场效应迁移率。

 

3. 异质结构建:多能带协同与新奇量子态

MoTe₂与其他二维材料(如石墨烯、WS₂、WTe₂)复合可形成范德华异质结,实现能带对齐调控和界面电荷转移:

MoTe₂/WS₂异质结:通过II型能带对齐,实现光生载流子的高效分离。

MoTe₂/WTe₂超晶格:在周期性势场调制下,超晶格中出现莫特绝缘体相(Mott insulator)和超导相(Superconductor)的共存,为高温超导机制研究提供新平台。

 

 

 

MoTe₂的晶体结构与电子性质研究不仅揭示了二维材料中层状堆叠、相变调控与量子效应的深层物理机制,更为下一代光电子、自旋电子和量子器件提供了材料基础。

碲化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