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olated Polyethylenimine-Polylactic Acid-Carboxyl Copolymer的作用机制
瑞禧生物2025-07-22   作者:ZJ   来源:
字号大小:

产品介绍:

SH-PEI-PLA-COOH分子表面富含巯基、氨基和羧基,zeta 电位随 pH 变化:pH 3.0 时为 + 20 + 30mVPEI 段质子化主导),pH 7.4 时降至-5 + 5mVpH 10.0 时为-15 -25mV(羧基解离主导)。水接触角约 50°-60°,兼具亲疏水性。巯基在室温下与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反应迅速,2h 偶联率达 90% 以上;羧基经 EDC/NHS 活化后,与氨基化合物的酰胺化反应效率达 85%,丰富的反应位点使其可通过多途径实现功能化修饰。

 

作用机制

 

药物递送:当作为药物载体时,聚合物中的 PEI 部分由于其阳离子特性,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负电的药物分子(如一些核酸类药物、阴离子型药物)结合形成复合物。PLA 的存在赋予载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使其在体内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且在到达作用部位后,PLA 可逐步降解,缓慢释放药物。羧基和巯基则可用于连接靶向配体,如通过羧基与tumor细胞特异性抗体的氨基偶联,实现药物载体对tumor细胞的靶向递送,提高药物在目标部位的浓度,增强treatment效果,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基因转染:PEI 的大量氨基在生理 pH 条件下部分质子化,使聚合物整体带正电,能够与带负电的 DNA RNA 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聚集体。这种聚集体可以保护核酸不被核酸酶降解,同时由于其正电荷特性,更容易与带负电的细胞膜发生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对基因的摄取。进入细胞后,聚乳酸的逐步降解以及聚合物与内体膜之间的质子海绵效应,有助于将核酸从内体中释放出来,实现基因的有效转染。

 

生物传感器构建:利用巯基的特异性反应,可将 SH-PEI-PLA-COOH 固定在传感器表面,如金电极表面(通过巯基与金形成金-硫键)。羧基则可进一步与生物识别分子(如抗体、核酸探针等)偶联,构建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生物传感器。当目标分析物与识别分子结合时,会引起传感器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如电荷分布、质量变化等,通过相应的检测技术(如电化学检测、光学检测等)可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灵敏检测。

 

中文名称:巯基-聚乙烯亚胺-聚乳酸羧基共聚物

英文名称:Thiolated Polyethylenimine-Polylactic Acid-Carboxyl Copolymer

别称:PEI-PLA-SH-COOH、巯基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聚乳酸羧基聚合物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固体粉末

纯度:95%+

溶解性: DMSODMFTHF、可溶于去离子水或缓冲液(如PBS pH 7.4

保存方式:-20℃,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SH-PEI

Thiolated Polyethylenimine-Polylactic Acid-Carboxyl Copolymer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聚合物、纳米材料、PEG衍生物、环糊精、量子点、小分子材料和二亲嵌段共聚物等,还可供应冠醚类产品,大环醚类有机化合物,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杯吡咯,紫晶类(4,4-联吡啶阳离子盐)衍生物,环状或笼状化合物,环碳,环碳氧化物和索烃和轮烷等大环化合物。

 

相关产品:

PCL-b-PEI,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嵌段共聚物

OVA@PEI-HA,卵清蛋白-聚乙烯亚胺-透明质酸纳米复合物

PDA-PEI,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

MSN-PEI-PEG NPs,介孔二氧化硅-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纳米粒

NH2-PEG-PEI,氨基-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