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NaYF4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瑞禧生物2025-07-28   作者:ws   来源:
字号大小:

产品介绍:

β-NaYF4上转换纳米颗粒以六方相氟化钇钠(β-NaYF₄)为基质,通过掺杂稀土离子(如 Yb³⁺、Er³⁺、Tm³⁺等)实现上转换发光的纳米材料。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将低能量的近红外光(如 980 nm)转化为高能量的可见光或紫外光,是目前上转换发光效率最高的纳米体系之一。

 

制备方法(核心:六方相调控)

β-NaYF₄ UCNPs 的制备需控制晶相(六方相) 和尺寸形貌,常用方法如下:

1. 热分解法(常用,高结晶度)

原理:在高温有机溶剂中,稀土前驱体与氟源反应,通过控制温度和配体实现六方相生长。

关键步骤:

将 Y (NO₃)₃、Yb (NO₃)₃、Er (NO₃)₃与油酸(表面配体)混合,150℃加热形成稀土-油酸配合物。

加入氟化铵(NH₄F)和氢氧化钠(NaOAc)的甲醇溶液,低温搅拌使氟源均匀分散。

升温至 300℃(六方相形成的临界温度),保温 1-2 小时,冷却后用乙醇沉淀,获得油酸包覆的 β-NaYF₄ UCNPs(疏水,尺寸 20-50 nm)。

优势:六方相纯度高,发光量子产率高(10%-15%),尺寸分布窄(CV<10%)。

 

2. 水热/溶剂热法(低成本,易规模化)

原理:在密闭反应釜中,以水或乙二醇为溶剂,通过高温高压(180-220℃)促进晶体生长。

优势:无需有机溶剂,环境友好,可直接制备亲水颗粒(用 PEG 配体),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六方相纯度略低于热分解法。

 

3. 核壳结构设计(提升发光效率)

为减少表面缺陷导致的发光淬灭,常制备 “核-壳” 结构(如 β-NaYF₄:Yb,Er@β-NaYF₄):

核:掺杂 Yb³⁺和激活剂的发光中心。

壳:纯 β-NaYF₄惰性层(厚度 2-5 nm),隔绝核与外界的能量传递。

效果:发光强度可提升 5-10 倍,量子产率达 20% 以上。

 

名称:β-NaYF4上转换纳米颗粒

产品规格:mg/g

纯度:95%+

保存方式:-20℃以下,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聚合物、纳米材料、PEG衍生物、环糊精、量子点、小分子材料和二亲嵌段共聚物等,还可供应冠醚类产品,大环醚类有机化合物,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杯吡咯,紫晶类(4,4-联吡啶阳离子盐)衍生物,环状或笼状化合物,环碳,环碳氧化物和索烃和轮烷等大环化合物。

 

相关产品:
NaLuF4 :Yb/Er 20/2mol%

NaGdF4:Yb/Er 20/2

NaYbF4@NaYF4,5%Tm,氟化钇钠 @氟化镱钠,5% 铥掺杂 

NaYbTmF4:Yb20%,Tm80%,氟化钇镱铥钠,镱 20%、铥 80% 掺杂 

NaYbF4:2%Er,2%Ce@NaYbF4@CaF2-mgi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