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甲基四嗪二苯并环辛炔因共轭结构具有光谱特征,紫外-可见吸收峰位于 310nm 和 500nm,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 1.2×10⁴和 2.5×10³ L・mol⁻¹・cm⁻¹。四嗪环与 TCO 反应后,500nm 处吸收峰消失,可通过吸光度变化监测反应进程。荧光发射较弱,量子产率 < 0.01,避免了自身荧光对生物成像的干扰。红外光谱中,DBCO 的炔基特征峰位于 2120cm⁻¹,四嗪环的振动峰在 1520cm⁻¹,可作为结构确证的重要依据。
结构式分析:
甲基四嗪环(反应核心)
结构特征:由四个氮原子和两个碳原子组成的1,2,4,5-四嗪环,3位引入甲基取代基;
反应活性:甲基的电子效应增强四嗪环的电子缺陷,使其与TCO的逆电子需求Diels-Alder反应速率常数达10⁶ M⁻¹s⁻¹(远高于未甲基化四嗪);
光谱特性:共轭体系吸收波长为520 nm(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反应进程监测。
二苯并环辛炔(DBCO,应变炔烃)
结构特征:由两个苯环融合的八元环与炔烃键组成,键角扭曲产生应变能(约18 kcal/mol);
反应活性:通过[3+2]环加成反应与叠氮基高效偶联(速率常数10³ M⁻¹s⁻¹),无需铜催化剂,避免细胞有害性;
立体化学:DBCO的刚性结构减少空间位阻,保障与叠氮基的准确对接。
四聚乙二醇(PEG4)连接臂
结构特征:由四个乙二醇单元(-CH2CH2O-)重复组成,分子量约172 Da;
功能作用:
提升水溶性:PEG链的强亲水性使整体分子在水中分散性改善;
减少非特异性吸附:柔性链形成“水化层”,降低与细胞膜或蛋白质的非特异性结合。
中文名:甲基-四嗪-二苯并环辛炔
英文名:Me-Tetrazine-DBCO
别称:甲基四嗪-DBCO、甲基四嗪二苯并环辛炔
外观:红色固体(纯度≥95%)
溶解度:溶于二氯甲烷、DMF、DMSO
纯度:95%+
保存方式:-20℃,避光,防潮
保质期限:12个月
用途:科研
温馨提示: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
图片:DBCO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聚合物、纳米材料、PEG衍生物、环糊精、量子点、小分子材料和二亲嵌段共聚物等,还可供应冠醚类产品,大环醚类有机化合物,环糊精,杯芳烃,柱芳烃,杯吡咯,紫晶类(4,4-联吡啶阳离子盐)衍生物,环状或笼状化合物,环碳,环碳氧化物和索烃和轮烷等大环化合物。
相关产品:
DSPE-SS-PEG-DBCO,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双硫键-聚乙二醇-二苯并环辛炔
DSPE-PEG-PVGLIGC-DBCO,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多肽PVGLIGC-二苯并环辛炔
DOTA-Gd-DBCO,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钆二苯并环辛炔;DOTA 钆-二苯并环辛
DOTA-DBCO,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二苯并环辛炔
DMPE-PEG-DBCO,1,2-二肉豆蔻酰基-sn-甘油-3-磷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二苯基环辛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