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作为高性能荧光探针,在生物成像中面临稳定性不足与靶向性欠缺的问题,而 Glucose-PEG-PLA 修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其制备过程需兼顾材料相容性与功能集成。
图为:Glucose-PEG-PLA结构式
制备核心在于通过两步共价偶联实现量子点表面功能化。首先,采用配体交换法去除量子点原始疏水配体(如油酸),引入含氨基的过渡配体,使量子点表面带有可反应基团。随后,利用 Glucose-PEG-PLA 末端的羧基与量子点表面氨基发生酰胺化反应,在温和条件(pH 7.4、37℃)下反应 12 小时,通过透析或离心纯化去除未反应聚合物,得到修饰后的水溶性量子点。
该修饰优化量子点性能:PEG 链形成的水化层减少量子点团聚,使其在生理溶液中储存 1 个月后荧光量子产率仍保持 80% 以上;PLA 段的疏水性增强与量子点内核的结合力,避免修饰层脱落;葡萄糖基团可与高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细胞特异性结合,靶向效率较未修饰量子点提升 3-4 倍。
图为:葡萄糖结构式
表征结果验证了修饰效果:透射电镜显示量子点粒径均一(10-15nm),表面包裹约 5nm 厚的聚合物层;荧光光谱证实修饰后发射峰位置稳定,无明显红移;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tumor细胞对修饰量子点的摄取量是正常细胞的 5 倍以上。
CY7-CPT 在细胞内吞途径研究中的荧光标记技术应用2025-08-11
PLL-聚乙二醇-COOH 修饰的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2025-08-11
温度对聚赖氨酸-聚乙二醇-羧基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究2025-08-11
基于 PLL-PEG-COOH 的基因载体构建与性能分析2025-08-11
TPP-聚乙二醇-NHS 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研究2025-08-11